医院新闻
帕金森病让她“人生僵住”,脑起搏器助她“生命重启”
“僵硬无力”是什么感受?今年47岁的吴女士最有发言权。7年前,她患上帕金森病,全身肌肉的僵硬已经让她不能自由活动,逐渐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肢体像是被绳子绑住了一样,无法自行走路、吃饭。
2月17日,她在聊城市脑科医院接受了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功能神经外科团队在她的脑中植入了俗称“脑起搏器”的刺激电极。2月18日下午,还在病床上的她一改往日的动作缓慢,自如地伸展着手臂,言语间是控制不住地喜悦:“这些年了,胳膊、腿从未如此轻巧,我感觉‘生命重启’了!”
7年前的一天,吴女士忽然发现右侧肢体僵硬、无力,她认为是颈椎、腰椎问题,但检查没有任何异常。后来,左侧肢体也开始僵硬、无力,在一家医院确诊为帕金森病,服药后症状缓解明显。
然而,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的运动症状有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吴女士的症状表现为肌强直和运动迟缓。最近几年,她服药后仍会出现全身不受控制地乱动,这是药物副作用——异动。一方面,为控制帕金森病症状,她需要不断地加大药量、服药频次;另一方面,药物副作用越来越大,带给她很大痛苦。
在了解到脑科医院早已成功开展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吴女士毫不犹豫地来了。根据患者症状,功能神经外科团队进行了术前评估,并通过手术计划系统确定了手术靶点。2月17日上午,医师们利用立体定向技术精准地将两根直径为1.27毫米的电极置入颅内预设的手术靶点。功能神经外科主任耿凤阳介绍:“这种手术是微创手术,只需要在头部打开两个一毛硬币大小的小口,就可以将刺激电极植入颅内。但手术操作细节需要做到极致,分毫不差。同时,手术过程也要层层验证,步步把关,包括电生理专家对颅内靶点核团信号的检测,神经科评估师评估患者对术中微电极测试的反应,目的是选择最佳的靶点,确保术后有最好的治疗效果。”
手术中,最激动人心的是微电极测试阶段,因为此时患者在局麻状态下,意识是清醒的。微电极接通微弱电流后,患者原本“使不动”的肢体立刻轻松自如。
植入电极后,麻醉师让吴女士进入了全身麻醉状态,神经外科医生将为电极供电的电池装到了她胸前的皮肤里,并通过皮下隧道用电极延长线将电极与电池连接到一起。
“这块电池学名叫神经刺激器。吴女士安装的神经刺激器可以实现远程程控,患者坐在家里就可以接受到医生的程控,节省了治疗的费用,免去了舟车劳顿的辛苦。”耿凤阳说,“帕金森患者的术后程控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远程程控的功能适合于远途的病友”。一场历经3个小时的高难度微创手术,改变了吴女士不听使唤的身体,脑起搏器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脑深部电刺激术神经调控疗法技术之一,也称脑起搏器植入术,是近20年来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相对于以往的立体定向脑核团毁损手术,该手术有可逆、可调节、非破坏、不良反应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成为帕金森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往往成为中晚期帕金森患者唯一微创、可逆、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是,并不是所有帕金森患者都适合该手术,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脑科医院副院长张士刚说,“脑科医院是最早开展帕金森病神经调控治疗的单位之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治疗了聊城及周边数个省份众多的帕金森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同时,脑科医院目前已组成‘一站式帕金森病诊疗单元’,单元内可通过多学科专业医师评估,采用药物、手术、康复和心理疏导等多模态治疗方法,给予不同病情阶段的帕金森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苏道庆博士说,目前还无法通过血液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来确诊是否患了帕金森病。而且,每个帕金森病患者早期症状存在很大差异,不容易确诊。一般来说,当出现震颤、运动减少、肢体僵硬、行动缓慢表现中的两项或以上时,就有必要到医院检查,专业的神经科医师可能根据患者的症状通过必要的药物试验来进行判断。
如何评定帕金森病的情况?
根据Hoehn-Yahr 分期,帕金森病分5期,早期可采用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治疗,随着病情进展至中晚期,会出现耐药性及与服药相关的特异性并发症。Hoehn - Yahr 2.5~4 期是DBS治疗的黄金时期,这时可以考虑接受脑起搏器手术,以改善运动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病情会急剧加重,严重者会导致残疾或者死亡。所以,及时干预帕金森病是非常关键,患者一定要到专业医院就诊。